1 引言
2019年4月17日17時38分32秒,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東西湖區湖北銀豐倉儲物流有限公司一倉庫發生火災?;馂陌l生后,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東西湖區消防救援大隊、東西湖區公安分局慈惠街派出所迅速成立火災事故聯合調查組,省消防救援總隊派員指導火災調查工作,調查組成員公40余人。
2 火災調查情況
2.1 起火單位基本情況
湖北銀豐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全資涉農支柱企業,由原湖北省棉花總公司改制而成。湖北銀豐倉儲物流公司為湖北銀豐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位于東西湖區慈惠街朝陽路102號,占地330畝,共有34棟丙類二級倉庫,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部分倉庫對外出租(電器、日用品、食品等倉庫使用),目前,有12個庫為自營棉花倉庫,加上室外4個堆場共儲存棉花約3萬噸,總價值4.5億元左右。
起火建筑為湖北銀豐倉儲物流公司E倉庫,長81米,寬60.05米,建筑面積4864.05平方米,單層,高9.5米,為磚混輕鋼屋頂結構,中間用防火墻、防火卷簾門分成兩個防火分區,防火卷簾門長期關閉。2009年10月25日建設工程消防竣工驗收抽查合格(編號:2009YC158號),2009年12月投入使用,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火災自動噴水滅火、室內消火栓等固定消防設施?;馂那癊倉庫共儲存棉花約6000噸,其中鄭州棉花期貨交易所期棉3741.548噸。
作者簡介:郭亮(1984.10),男,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火調技術處,工程師,主要從事火災事故調查工作,武漢市江漢區姑嫂樹路36號,430000。
2.2 起火經過和火災撲救情況
2019年4月17日17時38分32秒,支隊作戰指揮中心接警,迅速調集首批吳家山、古田、宗關、長豐、硚口、七里廟、黃金口等7個中隊及戰勤保障大隊、慈惠街和柏泉小型站共35輛消防車、190余名消防指戰員趕赴現場處置。同時啟動應急預案調集東西湖區供水、城管、環保等聯動力量參與火災撲救,共調施工機械車輛(挖掘機、鏟車)20臺、渣土運輸車12臺、灑水車21臺參與協助處置。17時48分,吳家山中隊到場,經偵查現場為一棟單層倉庫起火,燃燒物質為捆裝棉花,無人員被困。參戰消防指戰員到場后迅速布置水槍陣地,全力控火。19時20分,火勢得以堵截控制。22時20分,現場明火被壓制。由于捆裝棉花捆扎堆放嚴實,參戰力量利用挖掘機械逐層翻開不斷清理小部分殘火,并用渣土運輸車對棉花堆垛進行轉運。作戰指揮中心先后調集三批輪換力量共計45臺消防車、220余名消防指戰員不分晝夜連續奮戰。21日凌晨2時許,現場全部清理完畢。
2.3 火災原因調查認定情況
2.3.1 火災發現時間和起火部位認定
1、調查詢問證實:第一報警人為葉紅鋼,報警時間為17時38分32秒,筆錄反映:他和哥哥葉詠紅在E庫東側院墻外洗車,突然發現E庫上方濃煙遮住了太陽,天都變黑了,迅速報火警。
2、現場監控視頻證實:調查組第一時間從物流倉庫值班室提取了庫區監控視頻。E庫內無監控視頻,庫外設有2處監控攝像頭,分別在E庫外東南角和西北面靠近D庫處。通過監控視頻確定:17時34分40秒,E庫東側上部有白煙冒出,36分55秒,開始變成黑煙,37分03秒,煙霧瞬間變大,形成轟燃,火勢穿破倉庫屋頂并將倉庫東北側一扇藍色大門沖開。隨后企業員工紛紛趕往E庫,有的接室外消火栓鋪水帶展開撲救、有的在現場圍觀火災。
認定火災發現時間為2019年4月17日17時38分許;起火部位為E庫內東北側。
2.3.2 起火原因認定
1、可以排E倉庫雷擊、棉包捆帶摩擦起火、靜電、生活和作業用火不慎、殺蟲劑自燃引發火災可能。
①調查核實物流倉庫區4月17日為晴天,日平均氣溫為20.2℃,降水量為零,可排除雷擊引發火災可能;②調查核實棉包捆帶為塑鋼專用材料,可排除棉包捆帶摩擦起火引發火災可能;③調查核實庫區儲存棉花均為壓縮棉包,基本無棉花絮沉積、飄掛,可排除靜電引發火災可能;④調查核實,E倉庫內未設置辦公、生活區,無人員住宿,失火當天無人員在E倉庫動火維修、切割物品,可排除生活、作業用火不慎引發火災可能;⑤調查核實,庫區近期未使用殺蟲劑,可排除殺蟲劑自燃引發火災可能。
2、可以排除E倉庫電氣故障引發火災可能。
調查核實:E倉庫2018年1月前作為煙草倉庫使用,倉庫內敷設有照明等電氣線路,2018年1月后改為棉花倉庫使用,當時由庫區電工(王茂學、男)將電源切斷并用木板封閉入戶電閘。
3、可以排除E倉庫叉車、夾包車排氣孔火星、平板貨車引發火災可能。
①調查核實:該物流倉庫區共有叉車3臺,夾包車11臺,均為專用車輛,設有固定防火罩,并由武漢鴻力源工業設備有限公司維保;②調查核實:當日從倉庫堆垛區運送棉花至E庫的是一輛無號牌江淮JAC平板貨車,未裝防火罩,車輛老舊,但平板貨車停在E庫外,未進入E倉庫內。
4、可以排除E倉庫煙頭引燃棉花引發火災的可能。
通過調查詢問和監控視頻核實:火災當天,共有四批次10人在E庫進出和作業。第一批次,作業時間4月17日8時50分至9時40分許,主要工作為根據倉儲部工作安排,將戶外棉花垛用叉車轉移至E庫靠南側防火分區內E-3-1垛位上;第二批次,作業時間4月17日13時54分至16時04分許,主要工作為根據倉儲部工作安排,將戶外棉花垛用叉車轉移至E庫靠南側防火分區E-7-7、E-8-7、E-9-7垛位上;第三批次,主要工作為根據倉庫工作安排,在E倉庫靠北側防火分區拿棉花樣本送湖北省纖維檢驗局檢測;第四批次,4月17日16時26分許,在E庫西南門巡邏檢查進入倉庫,時間約40秒后離去。10人筆錄相互印證未在E庫內吸煙、使用明火、發現異常情況,且認定最先起火部位在E倉庫靠北側防火分區內,僅兩人進入倉庫門口拿走取樣袋,停留2分09秒,監控視頻顯示兩人沒有吸煙行為。監控視頻顯示E倉庫外不間斷有運輸車輛經過,庫區最先參與火災撲救員工均反映火災集中在棉花堆垛中上部,火災發展迅猛,不符合丟棄煙頭陰燃底部棉包,且在外部陰燃,產生大量黑煙,沒有白煙,火勢從底部向上蔓延火災特征,可以排除E倉庫煙頭陰燃棉花引發火災可能。
5、公安部門調查未發現E倉庫放火等刑事案件引發火災的線索。
由公安部門出具《武漢市東西湖區湖北銀豐倉儲物流有限公司“4.17”棉花倉庫調查意見》,排除刑事案件引發火災可能。
6、不能排除E倉庫靠北側防火分區內棉花堆垛自燃引發火災。認定依據如下:
(1)E倉庫火災初期冒白煙、轟燃等燃燒特征符合棉花堆垛自燃燃燒特征。
棉花堆垛發熱自燃的原因有三種:吸濕放熱、發酵放熱、氧化放熱,上述三種放熱方式可能交互出現。由于棉花是不良導體,蓄熱保溫性強,隨著溫度的上升,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形成自燃。當堆垛內陰燃棉花突然遇到空氣對流時,會導致棉花的不完全燃燒迅速變成完全燃燒,由無焰燃燒迅速轉變為有焰燃燒,并出現一些征兆,比較典型的就是發出明火前升溫冒煙,先白煙(水蒸氣),后黑煙。如果棉花包裝較緊,棉花自燃時會保持陰燃狀態,并釋放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遭遇明火后極易產生燃爆,這種火災難以在短時間控制,甚至會造成較嚴重的人身傷亡事故。E倉庫外2處監控視頻記錄的E倉庫火災初期情況與上述特征相一致。
(2)E倉庫4月1日和4月4日四批次棉包經湖北省纖維檢驗局檢測回潮率處于棉花易變異回潮率范圍。
由湖北銀豐倉儲物流公司二次送檢(期貨棉必須由倉庫方二次送檢),湖北省纖維檢驗局檢驗后,出具期貨交割棉重量公正檢驗證書,編號為420012201970135、420012201970639、420012201970129、420012201970636四份報告,棉花單包最高回潮率超過9%,最高達9.5%,上述4批次棉花在E庫北側防火分區E-21-6、E-26-5、E-23-2、E-29-4垛位上(認定最先起火部位處)。
經查閱資料:①棉花易變異回潮率范圍:塑料包裝平均回潮率大于等于8.5%,單包回潮率大于等于9%,布包平均回潮率大于等于9.5%,單包大于等于10%;②空氣中的水分含量和濕度越高,回潮率越高;存放時間越長回潮率越高。如:檢測時平均回潮率為8%,若空氣環境中濕度繼續增加,五日后回潮率可升高達8.5%。③由于湖北為濕潤氣候,天氣氣候原因,新疆棉最容易變異的月份為四、五、六、七月份。梅雨季節,高溫環境下棉花長時間存放,當棉花回潮率達10.5%時,會發黃。棉花潮濕后,會滋生微生物,微生物會發酵使棉花發熱,同時,大量堆放的棉花經過高壓存放,透氣性差,持續發熱使溫度升高,加上微生物分解產生的易燃氣體會增多。當棉花回潮率達10.5%,應將棉花運到紡織廠,及時把棉花拆開處理。
(3)武漢市3月1日至4月17日天氣情況分析:武漢市2019年3月1日—4月17日,共48天,其中有15天雨天,有26天日平均相對濕度等于大于75%,最高平均相對濕度達95%,4月10前后有較大溫差變化,溫差15℃左右,4月16日天氣轉晴,4月17日最高氣溫升至30度。
綜上所述,認定該起火災起火原因為:湖北銀豐倉儲物流公司E倉庫北防火分區棉花堆垛自燃引發火災。
3 火災事故調查的體會
1、堆垛自燃類物質火災現場勘驗需要注在火災撲救過程保護火災現場,在火災撲救的同時開展勘驗工作。由于堆垛類自燃物質發生燃燒,火災撲救難度大,一般會采用大型挖掘機進行施救,施救結束后,火災現場基本上被破壞完了。該火災撲救了三天三夜,在火災撲救的同時,我們已經對火災現場進行勘驗,但是由于初期調查判斷錯誤,未對起火部位的物質燃燒殘留情況進行勘驗,導致沒有自燃類物質陰燃的特征照片。
2、自燃類物質引發火災,在認定火災原因時,一定要調查物質的可燃機理,有條件的話,可以開展可燃機理研究。本火災為確認棉花自燃的可能性,我們在武漢相關高校進行調查研究,由學院教授告知棉花的特性,知道了棉花的發熱機理,掌握了棉花回潮率這個概率,并通過相關數據確定起火原因。
參考文獻:
- 潘田晨,邵學民.對一起棉花堆垛自燃火災的調查[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4,23(6):604-605.
- 包永烈 ,張永豐,顧海昕,黃昊.棉花自然風險性的熱分析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31(1):100-103.
3.顧麗華.棉花自然類火災的成因[J]. 火警.2002(000),005